选本亦是经典,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修订再出版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徐明徽 徐子凡 时间:2019-07-10 【字体:

中国古典诗歌历经先秦、汉魏、南北朝的长期发展,积累的艺术经验和诗歌本身向更高境界飞跃的内在驱动力,正好遇上了唐代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最适宜于诗歌生存、发展、繁荣的时代生活土壤和艺术氛围,终于涌现了从四杰、沈宋、陈杜、刘张直至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这长达二百余年的层波叠浪式的诗国高潮。群星灿烂,蔚为奇观。

面对如此艺术瑰宝,不免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有影响的唐诗同代选本只有两三种。而近年来,随着唐诗热的阅读和读者欣赏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诗学界及读者对优秀选本的出版愈加期待。

6月30日,由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州古籍出版社,在安徽芜湖联合举办“《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新书发布会暨唐诗选本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24所院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的60余位学者参与研讨。

刘学锴先生

刘学锴先生《唐诗选注评鉴》(两卷本)自2013年出版以来,广受各界赞誉,五年内五次印刷。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评价其为“近三十年最好的唐诗大型选本”。2018年刘先生又对该书进行修订,内容更胜旧本,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19年5月将此次修订本改版重印为十卷。

刘学锴,1933年生,浙江松阳人。早年就读、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年后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他与余恕诚合著《李商隐诗歌集解》,对向称难以解读的李商隐诗,作了堪称当代集大成的解读,曾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他又独立完成《温庭筠全集校注》与温、李二家之传论,为同辈学者之翘楚。

《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

《唐诗选注评鉴》是刘学锴历时四年、全部手写完成于80岁高龄时的封笔之作。全书将近300万字,集选诗、注释、集评、鉴赏为一体,共选唐诗650余首。选诗既重视吸收历代唐诗选本的经验和优长,又从整理的方式上为广大读者提供较为翔实的注释和丰富的资料,并为读者的鉴赏提供一些比较切实的参考。

回忆起当初著书的缘由,刘学锴说:“与近十余年来唐诗的整理、考订、研究成果相比,唐诗的普及工作除了《唐诗鉴赏辞典》曾产生过广泛影响外,无疑是滞后了。以致时至今日,各地出版社还在不断翻印孙洙的《唐诗三百首》这部从选目上看显然未能充分反映唐诗艺术成就的两个半世纪前的选本。我在大学中文系教了几十年的唐宋文学,所以对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青年教师,还有一些喜欢读唐诗的大学生,甚至于那些刚入学的唐宋文学的研究生,也包括不少中学语文教师,他们究竟需要一部怎么样的唐诗选注鉴赏的入门书,我觉得我还是有比较亲切的体会。”

“这个选本最重要的,是能够把唐诗所有的精华、那些典范性作品尽可能收录进来,以有诗情诗味为第一要旨,以是否有成功的艺术创新为参考,也考虑到诗意的艺术完整,不取有名句而整体庸弱的作品;第二是每一首诗都有比较详明、切实的注释和必要的讨辩,如某首诗写在哪一年或者大体什么时候、作者署名以及译文的讨辩;第三是每位诗人都有一篇吸收了前人讨定研究成果,以及今人的新的讨定研究成果和新材料的个人小传;第四个是每首诗后面都收集了历代的注家、评家、选家对这首诗的解说,评论和鉴赏,”刘学锴介绍,他在每首诗后所作的鉴赏文不求高深玄妙,但做到切实、妥当。

此外,由于近年来新出土了一些唐代诗人的墓志、学者们新的讨定研究成果问世,另外注释、昔年考证、辨伪这些方面也不断有新成果,刘学锴对初版全面修订完善,修订之处多达400余处。比如2018年《文学遗产》杂志发表了一篇浙大胡可先教授的文章(文章名《新出土“大历十才子”耿湋墓志及其学术价值》),文章主要探讨了新出土的“大历十才子之一”——耿湋墓志的发现,所带来的对耿湋生平的一些修正。

“过去我们对耿湋的历官不是非常清楚,通过这个墓志把他历次的担任的官职都弄清楚了。所以这一次修改的时候我就把胡可先教授的文章,以及耿湋墓志里面所明确记载的那些内容全部吸收进去了,”刘学锴说。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认为这套选本是近三十年最好的唐诗大型选本:“刘学锴先生可以说是长期坚持细读文本、寻绎诗意,晚年集中解说唐诗的总结性著作。校注用力极勤,且涉及诸多方面。虽然用一般《全唐诗》作底本,不能说最好,但涉及重要异文时,注者穷搜深究,真值得佩服。”

刘学锴手稿

“如崔颢《黄鹤楼》首句,刘学锴先生列举明初前各种选本都作‘昔人已乘白云去’,作‘黄鹤’为明中叶以后妄改,并认为此句用《庄子·天地》‘乘彼白云,游于帝乡’典,纠正明清人的臆解。我还可以补充更多书证,如敦煌文本、宋太宗手书,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的两个宋本,都作‘白云’,可谓确凿不移。对涉及作诗背景、写作年代、作者归属的考证,也比一般选本大为详细。将‘白日依山尽’明确划归朱斌,有确证和勇气。三是笺评,汇聚历代疏解评论,刘学锴先生将其看作一首诗的接受史料来选取。最后是鉴赏,刘学锴先生说致力于‘在疏解诗意、再现诗境的同时对全诗的艺术风貌及特色进行一些品评’,最为精彩,”陈尚君如此评价。

披沙拣金的选目、广征博引的笺评、独有会心的鉴赏,这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莫砺锋对《唐诗选注评鉴》的评价。“当下鉴赏文章离诗歌本身越来越远、理论文章也云遮雾绕。《唐诗选注评鉴》最有价值的部分,我认为是刘学锴先生写的鉴赏文,这是真正懂诗之人所写,比如《春江花月夜》一诗,刘先生足足写了9页鉴赏,语言平实又充满诗意,分析入理环环相扣,确有‘繁华落后见真淳’之气,读来令人佩服。”

研讨会上,不少学者认为这套选本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深入浅出。“既适合基础阅读,又具有学术高度。专业学者不会觉得浅,普通读者不会觉得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钟振振表示《唐诗选注评鉴》是可以面向各层次的阳春白雪之作。

国家图书馆教授詹福瑞认为:“历来选本有二个主要功能,一是保存文献,二是经典化的普及,而选本做好了本身就是经典,《诗》《骚》皆如是。刘学锴先生选了李白63首、杜甫69首、李商隐41首,细读下来不得不感慨刘先生深得诗心、诗旨,他是唐诗知音,该书足以为唐诗增加一份光荣。”

回忆起当初收到刘学锴先生手稿,中州古籍出版社副总编卢欣欣至今感慨不已:“我已经习惯看电子稿了,看到刘先生拿来的整整十箱手稿时,震撼又激动,看到一笔一画的手写书稿,被刘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所折服。这样一部既有极高学术水准又兼顾到大众欣赏水平的巨著,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五年中连续印刷五次。此次十卷本的《唐诗选注评鉴》,改为小开本多分册,更便于读者阅读、外出携带。书内还配有唐人写意画插图,并随书赠送精美唐诗笔记,以便读者阅读记录。”

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