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奖:煤矿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分析——常村煤矿“六位一体”发展“品牌文化”的调研报告

——常村煤矿“六位一体”发展“品牌文化”的调研报告

来源:河南能化集团大有能源股份公司常村煤矿 作者:王旻 叶青 时间:2016年06月15日 字体: 浏览次数: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予以支持。近年来,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新途径,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了新的发展,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从之前总体上还处于自发的、零散的、浅层的起步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有统一的目标导向、体现企业特色、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同进步的新的整合阶段,其煤矿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体现出了品牌特色和常村特色。

下面是关于常村煤矿煤矿文化的调研报告:

一、 企业简介和文化发展综述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位于义马煤田东部,井田面积13.1平方公里,目前保有资源储量6879.1万吨,可采储量3466.3万吨。自1915年出现开采活动以来,已有百年的开采历史。常村煤矿1958年建矿,历经三次改扩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20万吨/年。现有职工4590人,是大有能源的骨干生产矿井之一。

近年来,常村煤矿全矿上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 “勇于担当,成就梦想”企业使命和“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愿景,秉承“先人一步,持续提升”的发展理念,以“常村常春”为主题,以“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园林文化、感恩文化、和谐文化”为代表的“六位一体”文化建设引领品牌矿建设,全力打造以“春风春光春文化”为支撑的“品牌文化”, 以“雄姿英发擎天志,奉献能源光与热”的特有激情,闯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充分释放了文化的凝聚力、推动力、创新力、提升力,实现了思想观念的解放、体制机制的创新、发展模式的突破,走上了从“企业文化示范——五精管理样板——企业文化品牌”的先进文化之路,“建设新常村,发展新常村”的号角奏响了建设“品牌化新常村”的激越壮歌。该矿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 “全煤企业文化示范矿”,“全煤‘五精’管理样板矿”,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连胜杯”,煤炭工业“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河南省“文明单位”和省煤炭系统“五优”矿井等荣誉。

二、铸造目标愿景体系,营造文化兴企氛围

文化决定思维,文化砥砺行动,文化凝聚力量。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战无不胜的动力之源。“举旗、铸魂、塑形、造势、导行、刷新”——企业文化就象一座“灯塔”,时刻引领着常村煤矿企业的科学发展。常村煤矿百年开采历史和五十余年的奋斗历程,使常村煤矿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质,这些优异的传统文化都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更让常村煤矿充分认识到文化在实现企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常村煤矿牢固树立“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思想观念,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归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时代文明进行了融汇升华,通过层层开发,确立了以“全国知名、省内领先”战略目标为主导的目标愿景体系和“平安、敬业、创新、增效”核心理念为主导的文化理念识别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独具常村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在此基础之上,常村煤矿将这一目标愿景纵向延伸,形成了矿、区队、班组、个人四级目标愿景体系,实现了目标愿景的确立、聚合、弘扬和延续。并编印了企业文化系列丛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演讲、牌板条幅以及电子屏等多种载体,大力宣灌、渗透文化理念,形成了强大的宣灌声势,营造了良好的渗透氛围,让优秀的文化魅力渗透到矿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为文明品格、价值取向,外化为自觉行动、发展实践,把文化创新落实在创先争优上,把思想观念扭转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促使矿区发展形成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

三、“六位一体”出色出彩,品牌引领繁荣发展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软实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基石。常村煤矿通过对企业文化的挖掘和培育,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提升了职工家属的幸福感,更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一)“五精体系”——咏“管理文化”之春

常村煤矿是一个老矿,曾经多年沿袭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显然与企业融合后的现代化管理不相适应。为此,常村煤矿打破原来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建塑以“精细、精确、精准、精益、精美”为精髓的“五精体系”管理文化;精细工作标准,提升工作境界,使员工操作精细化,事事按标准做,靠实施精细控制流程再造,构建了具有常村特色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位一体”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达到“无事不清、无事不细、处处讲究、处处精彩”,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各种潜能,实现管理要素最小化,事事操作精细化。以提高员工素质为目标,认真开展班前礼仪、集体升入井、现场汇报制、安全确认和编码管理,逐步形成了“行为养成军事化、班组行动团队化、岗位操作程序化、现场管理规范化、班组考核精细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风范,五精管理促使安全、质量、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等方面有了新的进步和新的收获。

(二)“五行目标”——咏“安全文化”之春

理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灵魂,也是安全文化的源泉。为此,常村煤矿以“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和“人人安全,家家幸福”的安全理念为引领,把安全文化放到“管理之基、发展之本、力量之源”高度来认识,建塑以“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亮亮堂堂,大大方方,平平安安”为纲领的“五行目标”安全文化,通过文化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增强安全文化氛围,用一流的文化理念和环境,感染员工去规范行为、按章操作,形成全员保安全、全员守安全、全员齐安全的大氛围。落实公司“1+3”安全模式,深入推进安全“双基”建设,抓好安全红线及重点管理,持续开展薄弱环节管控,积极推进岗位作业流程化管理,大力倡导自主管理模式,开展以区队、班组、个人为主的自主管理新方法,通过自主管理案例现身说法教育,让每一位职工从我做起,夯实安全基础,促进安全生产持续稳步开展。结合矿井实际,将安全文化渗透到矿井安全生产的每个环节,不断加强井下安全长廊、井下运输通道、地面工业广场、生活区街道、班组学习室等安全文化阵地建设,营造了安全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了以广播和电视为中心的安全舆论宣传覆盖网;以科队和班组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井上、井下安全标语警示网;以矿区主干道为中心向周边延伸的板报、标语、橱窗安全阵地网;以安全监督检查为中心,群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监督网;以安全文明小区为中心的家属安全规劝网的安全“五网”覆盖区。建成了安全文化、安全知识、和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等内容的为一体的多功能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各展厅采用光电模拟,以生动形象、直观有效的声、光、影结合,达到真实、真切和身临其境的效果。安全教育培训基地的落成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了安全教育的良好平台,为进一步促进职工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反事故能力,达到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双重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五涵品德”——咏“廉洁文化”之春

廉洁文化进企业,常村煤矿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常村煤矿建塑以“诚信、自警、清廉、公正、无私” 为准则的“五涵品德” 廉洁文化;营造“廉洁自律,从我做起”的氛围,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廉洁环境。为此,常村煤矿在廉洁文化建设上坚持“先行一步,走快一点”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廉洁文化“进机关、进区队、进家庭、进岗位”廉洁行动;编辑出版了约21万字的《廉洁自律执政为民教育读本》,全矿党员干部人手一册;开展了“家庭助廉”、“社会助廉”等教育活动,印制了《常村煤矿廉洁文化书信集》,把“居家行孝、在岗守廉”结合起来,积极创建具有常村特色的孝廉文化,编印了《新老二十四孝图解》,使廉洁文化得到进一步延伸。组织开展了矿、队两级领导干部廉政承诺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延安、渑池部队、刘少奇故居及八路军兵站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开展了“五讲、七算、四珍惜”教育活动,帮助党员干部充分认清腐败给集体、家庭、个人带来的危害;建成了总面积达500平方米的河南省首家企业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设立了“告诫篇、法纪篇、预防篇、警示篇、自警篇”等五大教育板块,以及廉政教育长廊和警示教育专题片,图文并茂、寓意深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载体,为义煤公司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提供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的教育场所。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效果,努力培育出了具有“时代特征、常村特色、大众特性”的廉洁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全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五彩景观”——咏“园林文化”之春

绿色、低碳,是发展的趋势,是新兴的文明。建设一个充满文明绿色和谐的矿井,让职工家属安居乐业是常村煤矿不断的追求。近年来,常村煤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塑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文化景观、历史景观、矿山景观”为特色的“五彩景观”园林文化;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宜绿则绿、应绿尽绿,不见裸土”的原则,从园林造景、绿地设置、花卉培植的细节上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立足于常矿文化,以发挥休闲功能、丰富文化内涵、倡导生态为侧重点,进一步丰富、扩大和提升文化内涵。投入大量精力,对矿区主街道进行了整修,柏油马路,新型人行道步砖,形成了长约1公里的林荫大道。对街道两侧的所有楼房建筑进行了整体刷新。将矿区的供电、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线路全部埋到了地下,安装了高杆标志灯、中华灯、庭院灯等照明设施。在矿区花园内安装了喷泉、金卤投光灯、草坪灯等夜景照明设备,建立了休闲广场、和谐花园和反映常村煤矿历史的文化浮雕,使广大职工八小时以外有处学、有处转、有健身之处、有休闲之所,矿区处处呈现出一派“春有百花、夏有荫凉、秋有硕果、冬有翠绿”的怡人景色,整个矿区形成了 “一条街道一个风景,一处景观一个特色”的良好人居环境,打造出了一个“井下是工厂、井上是花园”的美丽矿区。同时,将常村文化与矿区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开凿于北魏中晚期的义马鸿庆寺石窟文化和凤凰山观光文化融为一体,有效提升了园林式矿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形象。常村煤矿作为义马市和义煤唯一的国家级绿色矿山申报单位,被国土资源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五)“五感元素”——咏“感恩文化”之春

推行感恩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责任感、执行力,增强企业“软实力”。为此,常村煤矿秉承“企业感恩职工,凝心聚力谋发展;职工感恩企业,尽职尽责铸辉煌;人人相互感恩,共同打造和谐”的信念,建塑以“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员工、感恩同事”为主题的“五感元素”感恩文化;精心培育广大职工知恩、奉献、报恩情怀,举办了常村煤矿“千人奉献签名”、“孝心补贴发放”暨感恩教育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了“感恩文化”读书活动和演讲比赛、“感恩的心——寻找感恩的故事”征文比赛、评选“感恩之星”,以感恩企业、感恩社会、感恩党和国家为主题的红歌大赛和文艺晚会等一系列形式新颖、成效突出的主题活动,正确教育、积极引导广大职工不断增强感恩意识,真正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企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为了让广大职工学有榜样,常村煤矿掀起了向三门峡市道德模范常村煤矿居委会职工马峰学习的号召,马峰为了照顾妻子一家人的生活做了上门女婿,吃饭穿衣,照料瘫痪在床的内弟,端茶送水,孝敬疾病缠身的岳父岳母,十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坚守承诺,在矿区被传为佳话。《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日报》、《东方今报》等新闻媒体相继做了专门报道,以马峰为原型创作的话剧《柔情汉子》,先后在三门峡、义马市以及集团公司各基层单位演出20多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专门建立了职工救助基金会,已有200余名职工因病因灾获得救助,缓解了职工因病因灾而带来的经济困难。广泛开展“感恩自强谋发展,立足岗位作奉献”主题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职工每周为父母做一顿饭、女儿和儿媳为父母、公婆洗一次衣服、写一条感恩心语、写一篇感恩文章、青工写一封家书、送一份亲情活动;二是开展“评——学——讲”活动,区队每季度进行一次“感恩之星”评比,矿每年进行一次评比;组织区队评出的季度“感恩之星”在本区队和其他区队之间巡回报告事迹,矿级“感恩之星”组织大型事迹报告会,听讲职工要人人上台谈感受,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矿区,为企业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六)“五和理念”——咏“和谐文化”之春

和谐文化创建是促进矿区文明,增加职工对企业大家庭归属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常村煤矿建塑以“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环境和美、文化和合、社会和谐”为标志的“五和理念”和谐文化,全面构建“和谐稳定的平安氛围、和谐融洽的和谐公正的分配关系、和谐紧密的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关系”等八个方面的和谐关系,并以“八个和谐”为标志,使常村煤矿的企业步入和谐畅顺、奉献同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为进一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常村煤矿建成了集团公司第一个智能自动化工作面,实现自动割煤、移架、喷雾相结合及三机联合控制,最大程度减少工作面用工人数,实现智能、全自动化、三维立体画面监控和远距离操作。不断强化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活力。新建了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职工体育馆,从根本上解决了常村煤矿多年没有体育活动设施的历史。举办了“常春杯”河南省篮球邀请赛、职工运动会、坚持开展广场文化、消夏文化、节日文化以及家庭文化等形式多样的健身娱乐活动,促进了和谐文化的繁荣发展。常村煤矿自己组建的狮子队先后7次参加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演出。曾获秦晋豫三省民间艺术节金奖,还代表三门峡市应邀赴日本北上市进行民间艺术交流,在豫西乃至全省都久负盛名。常村煤矿还加大了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在义马东区新建53栋住宅楼,安置了2373户棚户区职工。同时,常村煤矿先后对“两堂一舍”进行了高标准的整修改造,职工澡堂实现了24小时淋浴不间断,职工食堂饭菜品种达到了100多个,职工公寓统一配备了空调、电视,如今,职工吃的是经济实惠的工作餐,住的是带空调的房间,下井工装实现了公管化,职工每天都可以穿着干干净净的工装下井。奉献文化的蓬勃开展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鼓舞了职工的工作干劲,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长效创新机制,建塑企业文化品牌

企业战略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品牌战略,而品牌彰显的主要是无形资产,也就是建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意识。常村煤矿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创建工作,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职工生产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矿区文明和谐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为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常村煤矿在保持煤矿文化发展良好现状的同时,努力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长效创新机制,为煤矿文化营造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坚持组织领导不断档。制定下发了年度企业文化品牌矿建设实施意见,对全年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责任人,每月召开一次企业文化推进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确保企业文化建设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项项有落实。

二是坚持考核奖罚不断线。制定下发了企业文化建设考核奖励办法,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坚持每季度组织集中检查一次,各成员单位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办法,检查结果同区队效益工资挂钩,同区队党政一把手工资挂钩,并作为干部评先、晋升的重要依据。

三是坚持创新表彰不空白。制定下发了企业文化创新表彰管理办法,坚持每年对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和奖励,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广播上有声音,橱窗里有图像,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常村煤矿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现状很激励人心,环境很和谐友好,尤其是该矿以河南能源“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按照个性化、特色化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安全、效益、效率三大目标,大力培植“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园林文化、感恩文化、和谐文化”,创一流管理、保一流质量、做一流服务、争一流业绩、建一流矿井、树一流形象,努力“让思想智慧在文化中积累凝结,企业精神在文化中薪火相传,道德情操在文化中陶冶提高,时代车轮在文化中滚滚向前,”用文化启发人、用精神激励人、用理念引导人、用行为规范人,使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真正成为广大职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努力把企业文化建设做到极致,打造出了常村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并不断发扬光大!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