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精神烛照技术创新之路

来源: 作者:王小军 刘建国 时间:2011年06月29日 字体: 浏览次数:

——记石圪节煤业公司机电一队陈卫东

“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展示自己的风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苦练过硬的本领,用技术和特长来奉献矿山。”陈卫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无须扬鞭自奋蹄。在部队期间,年仅18岁的陈卫东对机电维护技术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浓厚兴趣,经常忙里偷闲地摆弄着一些废旧的机电零件,研读从战友那里借来的相关书籍,有时还提出一些让专业人员也摸不着头脑的技术问题。他对机电技术近似偏执的爱好和能吃苦肯钻研的钉子精神对部队领导触动很大,于是主动将其调到了雷达机电维护班,那里丰富的专业书籍,大量的实践操作,加之一些熟练技师的悉心指导,这一切对于陈卫东来说无异于如鱼得水,他的机电维修技术迅速的成熟起来。服役期间他多次参加部队组织的科研项目,并两次获得军区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与此同时他还系统地学习了《机电设备自动控制》、《PLC和变频器控制技术》等理论知识,并取得自动控制中专文凭。

厚重的知识沉淀,丰富的经验积累,钉子般的钻研精神以及严于律己的军人作风,在矿山更为广阔的舞台上,挥洒自如、闲庭信步。2004年,陈卫东从部队转业到石圪节煤业公司机电一队工作,掀开了他人生又一个新的篇章。

2010年4月,石圪节煤业公司南副井2m绞车运行中突然传来一个异常的声音,提升系统所有开关同一刻跳闸,全公司的提升立刻陷入瘫痪状态。紧张检查后,发现设备进线端快速熔断器完全损坏,空气开关及保护西门子6SE70变频器(用于变化运转频率)的接触器跳闸,判断是变频器损坏。由于该设备没有备用,南副井2m绞车又是矿工正常升井的必要“通道”,必须尽快处理解决。这是一起机电事故,按规定需先上报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机电处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查看后得出:该变频器技术含量高,修理难度大,靠集团现有的技术力量还不能解决,建议与厂商联系进行维修或更换。迅速与厂商取得联系后,得到的却是同样令人失望的答复。由于该设备已不在保修期内,对方要求先汇6万元定金才来进行维修,如果不能维修再考虑更换,费用大约需要30万元,这样几经周折时间会拖得很长,此时的“远水”确实难解“近渴”!陈卫东又一次忍不住了,他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请求公司领导:“让我试试”,公司领导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态答应了他的请求。客观说这次变频器的修理并非是一件易事,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半导体知识、变频器工作原理、软件程序等等,加之该设备是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没有详细的图纸资料,更没有具体的维修参数,仅有个操作手册和故障代码(也不具体),但勇于挑战自我,认真仔细,敢于动手的工作态度让他多了几分胜算和自信。接下来的维修工作开始了,他小心仔细地对相关元器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更换,需要检修的部件就进行检修……,终于,绞车恢复了正常运转。工友们欢呼雀跃,“修好了,修好了……”,陈卫东抬起头,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次维修仅用时两小时十分钟,却攻克了集团公司不能逾越的技术难题。

对于陈卫东来说,好像一提到机电技术问题就像磁铁似的把他吸引住了,又像南方人吃辣椒一样越吃越上瘾;他也好像金刚钻似的,机电技术只要让他碰到,他总要钻透不可。

陈卫东从2004年到石圪节煤业公司至今近7年的时间里,对矿山的机电设备几乎更换了个遍,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诸如在主通机安装过程中,采用并联电容的方法,解决了高压开关柜储能开关烧毁合闸线圈的问题;在副井绞车改造中解决了PLC控制系统与栅栏门闭锁不能同步的问题,及新旧两套信号配合使用的问题;在主斜井改造中,安装了挡板装置,解决了给煤机容易撕裂运行不稳的问题……

强将手下无弱兵,他带过的10名徒弟中,全部通过了井下维修电工高级工认证,张云清、苏利宏等6人通过了井下维修电工技师认证。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的团队多次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攻坚性任务,他们的辛勤付出、孜孜追求确保了矿山大型机电设备的高效运转,他们沾满炭黑的面孔将在现代化矿山上灼灼生辉!

陈卫东过硬的技术、出色的表现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连续七年被公司授予公司“四有先进职工”、“模范班组长”、“优秀共产党员”、“最佳师傅”等多项荣誉称号。现为高级技师,正在申报“首席技师”。2010年他撰写的论文《西门子6SE70变频器损坏维修》在国家级刊物《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上发表,引起了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重视。

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和超越,就像一条河,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浪花飞溅。矿山大型机电设备维护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数字制动控制设备在煤矿的广泛运用,陈卫东将面临新的挑战。鲁迅先生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陈卫东的技术创新之路又何尝不是一次次“摸着石头过河”后的柳暗花明!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