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驼队

来源: 作者:余伟 时间:2011年06月29日 字体: 浏览次数:

我曾经从影视中看到过这样一幅图景:在渺无人烟的大沙漠中,有一群驼队在缓缓前行。它们肩负着重担,冒着炎炎烈日,顶着肆虐的风沙,迈着坚定沉稳的步伐前进着;美妙悦耳的驼铃声打破了沙漠的寂静,驱散了沙漠的寂寞,陪伴着它们沙漠的旅程。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它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坚定不拔的毅力让世人惊叹。它们行走在沙漠中可以十几天不喝水,十几天不吃一点草料,这一点世界上任何动物可能都无法做到。

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一个新崛起的美丽城市鄂尔多斯,在这个城市的西边不远处就是茫茫的库布齐沙漠。旗山矿范家村项目部就坐落在鄂尔多斯的郊区,这个项目部的党员群体就像沙漠中的一支驼队,肩负着重托和使命,迈着矫健的步伐,把所有的困难和挑战通通踩在脚下,在沙漠中勇敢地坚定地前行。

一、驼队灵魂——杨国顺

范家村项目部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杨国顺身高一米八左右,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目光慈祥而友善,说起话来有条不紊,给人一种特别精干利索的感觉。从他的个人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迈着坚实的脚步一步步走过来的。他从一名普通的采煤工到技术员、副区长、区长、总调度室主任再到范家村项目部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这期间,他的成长过程又经历了多少磨难和风雨的洗礼。从2007年12月他进入范家村矿起,他就深深爱上了这块土地,虽然他知道自己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他无所畏惧,知难而上迎接挑战,他决心在这块土地上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当时这里的条件很差,矿井下除了几条巷道,地面上有几座简易的楼房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要把这里建成一个内蒙古领先、鄂尔多斯市一流的现代化的旅游观光文明矿井,有许多问题和重重的困难。杨国顺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带领着范家村的党员干部群体勇敢地接受挑战。他的足迹遍布范家村所有的角落,他一边四处查看,一边在心中酝酿着各种方案,为此他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眼熬红了,人消瘦了,但他无怨无悔。经过了多次调查研究和慎重的思考后,他又听取了多名党员干部的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决定先从基础硬件设施完善入手,先从水电做起,这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在通水、通电会战中,项目部先召开了党员干部动员会,号召党员干部发挥主导引领和示范作用,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立即投身于会战中。在安装10kv变电所时,由于设备多、施工复杂、工期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成立了突击队。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呀,人人铆足了劲,人人都争着抢着干,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争取早日完成工程,早日向家乡人们报喜。杨国顺盯着现场,与党员干部和工人们一起,经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渴了就喝一口凉开水,饿了就啃一口沾有煤粉的馒头,没人叫苦,没人喊累,他们这种精神不由让人想起了当年石油大会战时的铁人王进喜,想起了王铁人那首著名的诗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从他们身上让人感受到了当年王铁人的那种工人阶级主人翁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铁人的精神正在他们身上延续和发展。经过多少个昼夜的团结奋战,他们提前完成了通电会战,并确保了矿井一次通电成功。电的问题解决了,他们又马不停蹄、人不下鞍地开始着手解决水的问题。范家村煤矿饮用水池建在附近不远的一个小山头上,因始终解决不了水池漏水和溢流问题,经常造成生活用水困难。要知道范家村煤矿所在的鄂尔多斯市是个缺水城市,如何解决水池的问题,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既是解决生活用水,又是为当地节约水资源做好环保工作的大问题。杨国顺主持召开了好几次党员干部和职工代表参加的会议,号召大家开动脑筋,献计献策,大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经过把这些方案进行优中选优,确定了利用树脂解决水池漏水问题,经过试验果然奏效,一下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池漏水的问题。接着他们又对原有的溢流保护设施进行了改造,原有的溢流设施不够完善,容易造成水满溢流现象,造成水资源浪费。他们把原有的溢流保护改装成声光报警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隐患。为了节约井下用水,他们向矿方建议在范家村的矿门口建造了两个水池,用于井下的防尘用水,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这一做法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称赞。第一步计划顺利实现了,在一片赞许声中,杨国顺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沾沾自喜,他们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

异地创业离不开人,人是企业的主体。要把范家村煤矿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矿井,理所当然要围绕人来做文章。由于项目部地处偏远,大部分职工又是第一次出外工作,就像古诗所描绘的那样“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亲人充满深深的眷恋之情,职工们身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异地,思家、恋家、想念父母妻儿是人之常情。还有个别的职工表现出情绪上和行动上的剧烈波动也让人不难理解。在杨国顺的带领下,范家村的党员干部们分别到许多职工的宿舍中看望他们,与他们拉家常,交流思想感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杨国顺发现有一个青年叫陈新建,小伙子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想家想得厉害,整天闷闷不乐,杨国顺去找他谈心,发现他正躲在宿舍里偷偷地哭呢。杨国顺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异地创业是苦了点,可是要知道,只有吃得苦中苦,才有我们未来的幸福生活。一席话说得小伙子直点头,杨国顺接着告诉他,第一批轮休假就先安排他回家看看,小伙子一听立即破涕为笑。在杨国顺的开导下,小伙子从此精神大振,工作干劲十足。分管后勤的党总支副书记刘士营和职工们打成一片,他发现职工们洗衣比较难,都是大老爷们,许多人以前在家别说工作服不用自己洗,就是裤头、袜子都是妻子的活。还有,职工的宿舍没有电视,职工们下班后没事干,生活比较单调。他及时向旗山矿党政领导汇报,矿领导及时给予批复,每一个区队配一台洗衣机,每一个宿舍配一个大不锈钢盆,便于洗衣服。每个宿舍配一台电视机,并安装了天线,能收到许多台的优美节目,丰富了职工们的文化生活。有的职工向刘书记反映,食堂的厨师是当地人,做的菜不合职工的口味,天天都吃不好。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对于刘书记来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它关系到职工的生活质量。他和杨国顺书记商量了一下,决定立即派人到徐州找来一个厨师,对厨师做的饭菜质量、分量、卫生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让职工群众吃上了满意可口的饭菜。为了丰富职工们的文化生活,杨国顺、刘士营带领大家建成了篮球场和乒乓球、棋牌等活动娱乐室,让那些喜欢打牌的、打球的青年职工有了活动场所,项目部还与当地职工定期开展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每一次比赛都聚集了许多干部职工到现场观看,场上比赛得热火朝天,场下的加油声、叫好声此起彼伏,那份热闹气氛让许多球迷直呼过瘾。

杨国顺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放在每一个职工身上,他没有时间过问自己家的事。掐指算来,杨国顺又有半年多没回家了。虽然项目部制定了职工轮休制度,职工每周休息一天,每个季度轮休一次,假期十五天。可他一天也没有休息过,他何曾不想回去看看,家中有他结发的妻子、可爱的女儿,他每天都在思念着她们,可是这一阵子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开身。前不久女儿想他打来电话埋怨他不回家,在电话那头女儿说着说着就哭了,他放下电话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他觉得自己欠妻子、欠女儿太多。可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多的职工过上好日子,他只能选择牺牲小家利益,来保全更多职工的幸福。他想,妻子、女儿早晚会理解他的。等忙过这一阵,他一定挤出时间回家看看她们娘俩。

二、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催生了一个新人的诞生

2010年9月的一天,一大早,范家村电板房旁边的避雷针架子上就有一群长尾巴喜鹊唧唧喳喳地叫,据说,喜鹊的叫声常常是一件喜事的预兆。说起这些喜鹊们还有一段故事呢。矿电板房建好后,紧挨着电板房又建起了四个避雷针铁架子。这四个铁架子刚刚建好就被当地一群喜鹊相中了,喜鹊喜欢把巢建在高处,当地大树很少,喜鹊就把巢建在了范家村煤矿的一个避雷针的铁架子上面。自从喜鹊在这里安家以来,范家村的职工们就把它们当成了朋友,都自觉地保护它们,不让任何人伤害它们。这些喜鹊每天在矿上飞来飞,有时高兴了就叫上一嗓子,给这些远离家乡的矿工们带来了许多生活的乐趣。伴随着喜鹊的叫声传递来一个喜讯,今天中午,范家村煤矿食堂将举办一场婚礼,新郎是范家村矿掘进工区的农民派遣工屈允强。提起这个屈允强,在范家村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从山东来的农民派遣工,是个出了名的“酒乱子”,他喜欢喝醉酒,醉后好寻衅闹事,经常和人打架,有时他把别人打得头破血流,有时别人又把他揍得鼻青脸肿。平时干活马马虎虎,违章、旷工都是常事。有人带着疑问,像他这种人还有人愿意跟他吗?其实他们不知道今天这个屈允强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屈允强了,他的素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说起他的改变,还得先从时任范家村副总经理兼掘进工区区长朱汉华说起。朱汉华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在他兼任掘进区长期间,他带领全区干部职工团结奋战,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连续两个月掘进进尺破千米的纪录,这一纪录在范家村至今仍然保持着。俗话说:人是一面像。这话确实不假,跟朱汉华接触,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朴实、厚道、实在的人。通过几天的接触还有通过一些工人对他的评价,更加证实了我的印象。1987年朱汉华从煤干校毕业分配到旗山矿,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来到范家村后不久,他就发现了他所带的工区有一个光棍也是工区的一名“落后分子”叫屈允强,他主动找他谈心,想摸清他没成家的原因。一开始屈允强对他待理不理的,时间一长,屈允强觉得这个区长对自己确实不错,又没有一点架子,渐渐也想和他接触了。有一天下班后,屈允强找到了他,问他;“你敢和我喝酒吗?”朱汉华笑着说:“那有什么不敢的,想喝酒我请你。”那天他们喝了很多酒,谈了很多,屈允强对他掏出了心窝里的话。他说:“我都三十多了,还没成家,我心里烦,一烦我就想喝酒,就想和人打架。”朱汉华说:“那你为什么不成家呢?”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我这个样谁愿意跟我呢。”朱汉华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呢,只要平时少喝一点酒,工作好好地干,多攒一点钱,何愁找不到媳妇。”通过这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彻底地改变了屈允强。从此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不再喝多酒了,也不闹事了,旷工现象从此和他绝了缘,工作干得特别有劲头。他就像一艘搁浅的船,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重新扬帆起航。有一天,他又找到朱汉华,述说自己想回老家相亲,苦于轮休假还没到,即使到了时间也太短。朱汉华说:“这事可以特事特批,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争取把媳妇带回来,最好把红本本也办好带来,至于你欠的班,回来再补上。”屈允强得到批准,欢天喜地地走了。一个月后他果然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媳妇,朱汉华为他们接了风,并帮助他们联系租了附近农村的一处房子。总支书记杨国顺、副书记刘士营听到这一消息也分别看望了他们。十几天后,朱汉华又问屈允强,你们处得咋样,他回答处得很好,女方已经答应办结婚登记手续。朱汉华高兴地说:“太好了。”屈允强想回家把手续办了,可是觉得自己刚从家里来,不好意思开口。朱汉华看透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抓紧回家去办吧,快去快回,欠的班回来一起慢慢补上。”一个星期后,当屈允强把结婚登记证摆在他的办公桌上时,朱汉华从心里为他高兴。项目部几位领导都争相传看屈允强的结婚登记证,纷纷祝贺他。屈允强对朱汉华、对项目部其他几位领导充满了感激之情。范家村的党员干部们改变了他的人生,范家村煤矿是他的新生之地。他决定把自己的婚礼放在范家村煤矿食堂举行,让自己的新生活从范家村开始。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项目部领导们的大力支持。

.屈允强结婚这天,阳光灿烂,范家村煤矿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喇叭播放着传统乐曲“百鸟朝凤”和宋祖英演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韩红演唱的“天路”等流行歌曲,项目部几位主要领导杨国顺、朱汉华、刘士营、丁连章、卢信长等全部参加了婚礼,并帮助策划布置婚礼现场,朱汉华为屈允强封了两千元的重礼。屈允强的父母和亲戚朋友们都从山东老家赶来参加这一激动人心的婚礼,这场隆重的婚礼一共办了十五桌,这一天是范家村项目部成立以来最热闹的一天。婚礼结束后,屈允强的父母激动地紧紧握着项目部几位领导的手不放,他们含着热泪说:“太感谢谢你们啦,我儿子碰到了你们,是我们全家的福分,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和培养就没有我儿子的今天,我们全家也过不上好日子……”

最近,我从朱汉华那里了解到,结婚后,屈允强工作越干越好,已经成了工区的一名骨干,他的妻子如今已经有了好几个月的身孕。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这回被提名为留转人员,正在进行公示。在这里,让我衷心地祝愿屈允强,祝愿他留转成功,祝愿他们小两口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三、一群璀璨的新星升起,照亮了塞外的星空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上一颗星星,地上一个人。范家村的一群年轻的共产党员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新星,从内蒙古大草原冉冉地升起,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了塞外的星空。

范家村煤矿党总支十分重视对先进青年的培养考察,一批优秀的青年被吸收入党,新鲜的血液补充进党组织,他们在党组织领导和老党员的榜样示范下吸收着党的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在采访这些年轻党员的过程中,我常常为他们的先进事迹所感动,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是一群新时期的“普罗米修斯”,为社会的进步追逐黑太阳,采摘光和热。他们代表着徐矿的明天和未来。

现任综合科科长戈庆彬虽然很年轻,三十岁刚出头,但他可是第一批到达范家村煤矿的人员之一,可以说他是范家村煤矿年轻的元老派。他刚来的时候,皮肤又白又嫩,像个奶油小生,经过几年内蒙古的风沙的吹打,皮肤已经变得黑里透红,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了。他的青春抛洒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这里接受了各种考验和锻炼,在这里他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与范家村煤矿共同成长。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干部,经历了多少次血与火的洗礼。他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开始接受了考验,当时大雪把大路都封上了,供水管道被冻坏,他和老党员们一起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连夜在山上挖净水池,铺设供水管道,从早上一直干到夜里,成功地铺设好了供水管道,保证了生活用水的顺利供应。综合科事情多,人手少,他一身兼多职,负责办公室、库房管理、材料比质比价、采购、财务和工资管理以及两部小车的使用管理。他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掌握了多项技能,既当科长又兼小车司机。有人说,戈庆彬是范家村煤矿的形象大使,他所在的综合科经常和外边打交道,是代表范家村煤矿形象的一个窗口。他在与甲方相关的许多职能部门业务往来时,数十次拒绝因业务往来客户的请、吃、送。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出比质比价表供领导审定。在言谈举止中时刻保持着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的旗山人作风,得到了甲方的赞许,也受到旗山矿领导的表扬。

生产保障部班长青年党员张延海,平时喜欢钻研业务技术,他把别人用来娱乐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没事时他喜欢琢磨思考,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有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他带领全班在安装井下中央泵房和主风机房工程中,发挥他的技术经验和聪明才智,提前五天完成工程,并一次性试运转成功。当地有一个煤老板急需人才,慕名前来找他,提出以18万年薪聘请他,还表示如果干好了还可以加。老板认为这个条件对于收入不高的他应该是很有诱惑力的,想不到却被张延海断然拒绝了。他对那位煤老板说:“我是一名党员,是旗山矿培养了我,我虽然家庭不富裕,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永远都不能做出对不起家乡父老的事。’’一席掷地有声的话语,让那位煤老板十分钦佩。他感慨地说:“想不到你们徐矿人这么有骨气,实在让人佩服呀。”

学习型标兵青年党员陈新建是一名技术的痴迷者。他自费购买了许多技术方面的书籍,没事时就抱着一本本书读,他如饥似渴地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的读书笔记做了一本又一本,他把理论知识与业务实践结合起来,在工作中早来晚走,勤学苦练,熟练地掌握了煤机操作技术,在2008年徐矿集团职工技术比武中,他脱颖而出,力挫群雄勇夺煤机操作工第一名,被集团公司聘为技师,是项目部的“学习型标兵”。

综掘区队的师然班长是一名预备党员,他所带的班是范家村煤矿安全生产的“排头兵”,他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多次放弃或推迟回家轮休,一心扑在工作上,他的青春在这块土地上闪光,他的人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他所带的班连续三年被旗山矿评为先进班组,在这里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范家村煤矿成立三年多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建成了今天的现代化矿井,并使整个矿井提前49天投入生产运行。这些成绩的背后挥洒了旗山人无限的汗水,这期间范家村煤矿的党员群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的先锋队作用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

几年来,范家村煤矿的党员和建党积极分子在地面义务劳动26次。其中仅2010年10月30日一天,他们顶着凛冽的寒风整理工业广场,共整理单体1580根、钢梁170根、溜皮64个、卷皮带14卷,清理垃圾10余车。这些义务劳动既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又美化了周围的环境,同时在

范家村矿工们心目中树立了党员的光辉形象。在井下生产紧张关键的时刻,范家村的党员们深入井下,在生产一线义务劳动20余次,受到井下矿工们的拍手称赞。

范家村的党员们与矿工们有着深厚的感情,矿工们的需要时刻系在他们心上,矿工们的困难就是他们的困难。保障部职工魏家富、张家权患上了重病,该部的党员们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带头捐助了3200元,让患病职工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在他们的带动下,全矿党员干部职工共捐助了一万多元。当两名患病的职工拿到了这笔捐款时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综采工区职工孙某不幸病亡,该区党员们自发组织全区干部职工为其家人捐助5800元,其中党员捐助4600元。当孙某的家人拿到这笔钱时激动得泪流满面,对范家村的党员干部和职工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这就是范家村的党员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新时期党员的精神风貌和高风亮节,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他们是矿工们的楷模和贴心人。

蒙泰集团副总裁王静宇到这里考察后感慨万分地说:“徐矿集团旗山人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受到很大启发。”鄂尔多斯副市长李世镕参观了矿井情况后说:“徐矿集团旗山矿的职工队伍素质好,管理水平高,是鄂尔多斯煤炭企业的一面旗帜,值得我们学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美丽的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在范家村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8月,他们托管的蒙泰集团范家村煤矿顺利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和鄂尔多斯市煤矿安监局及煤炭管理局等部门的“矿井质量标准化验收”、“矿井综合验收”、“矿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及条件验收”、“矿井建设项目单项安装工程竣工验收”,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一级。2009年,范家村煤矿生产原煤157吨,利润1300万元,2010年,生产原煤191万吨,利润1200万元。

常言道:“有了梧桐树,何愁引不来金凤凰。”范家村煤矿是旗山矿在内蒙古的一个窗口,也是徐矿集团在内蒙古的一个窗口。他们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工作,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内蒙古大草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10年5月底,内蒙古乌海市星光集团华资煤焦总经理高文飞慕名前来范家村煤矿考察,他把范家村的调度室、电板房、职工宿舍、食堂、办公楼通通看了一遍,得出结论:这是一支一流的企业队伍。坚定了他要与旗山矿范家村项目部合作的信念。三天以后,他们就邀请杨国顺带人去谈签订合同之事,经过几天的测算、谈判,双方决定于2010年6月6日签订合同。他们立即把此事向旗山矿党政做了汇报。此时,旗山矿正处于掉水时期,也是旗山矿最困难的时期,矿党政一班人及副矿级以上干部都不在家,他们都出去谈项目、为旗山矿寻找出路去了。此时,旗山矿党委书记李大怀正在山西朔州与西易集团党新煤矿谈项目,他得到这一消息感到惊喜,立即前往乌海代表旗山矿去签合同。他对杨国顺说:“你们范家村项目部真厉害,一点消息都没有,不声不响就把这么大一个项目给拿下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呀,这个好消息对于我们旗山人是个巨大的鼓舞。”2010年6月6日,星光集团华资煤焦与徐矿集团旗山矿顺利签订了年产120万吨矿井的全面托管合作协议。

今天,范家村煤矿进入一个新的时期,2011年与甲方的合同已经续签成功。原范家村项目部党总支书记兼总经理杨国顺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已经被提拔为旗山矿分管异地项目部的副矿长。新任范家村项目部总经理是朱汉华。新的集结号已经吹响,美妙的驼铃声又在沙漠的路上清脆地响起,这支沙漠驼队正满怀信心地向远方进军,远方有许多美好的景色在等待着他们。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