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霞晖

来源: 作者:刘允侠 时间:2011年07月22日 字体: 浏览次数:

引子

2007年4月。徐州体育馆。“永远的光辉”慰问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演出会。台上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贵田、常宝华正在表演相声。

常贵田嘴皮子上下翻转,连珠炮似的……。

常宝华在一旁捧哏:“说了这么多,你到底说的是谁呀?”

“他就是——徐矿集团夹河煤矿一名普通职工夏伯党同志!”

“哦,这个同志我知道,不简单啊!”

“夏伯党,夏伯党,光听这名字就歌颂啊。”

“怎么说?”

“夏是华夏的夏,搏(伯)是奋力拼搏的搏,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合起来那就是——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歌颂中国共产党啊。”

“有点意思……”

夏伯党此时就在现场,掏出手机把这段相声录了下来。

夏伯党,1967年6月生,徐州矿务局夹河煤矿机电科副科长。他是徐矿集团赫赫有名的电气“名医”、百里煤田的技术大拿、“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他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突出贡献高级技师”的荣誉称号,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难怪常贵田在他的名字上作文章,夏伯党,这名字一听就不俗,一看就不忘。所谓字如其人,名也如其人,一个人的名字,尤其是在文学作品里,会揭示人物的性格,暗示人物的命运,蕴涵人物的特点。比如叶兆言说,他的名字生来似乎就是一个作家的名字。而夏伯党,从他的名字你能看到热情、拼搏、勤奋与忠诚。

夏伯党的名字早已是如雷贯耳。未见其人,便已先闻其名。徐矿集团不认识夏伯党的恐怕不多,都知道他是劳模;点击徐矿集团网站,上面有他的照片和光辉事迹;去百度搜索,有4000多条关于他的信息。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名字有什么涵义,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疑虑,我采访了他。

从“夏春迎”到“夏伯党”

打电话约夏伯党的时候,被告知他下井了。等他上井,已经快下班了。怕他走了,特地问了一下他什么时候下班。他说,他没有什么下班时间,通常都在晚上七八点才走。呵,这就是劳模精神吧。到了夹河矿,正是工人下班时间,我问机电科,问夏伯党,都知道,热心地指点我怎么走。

夏伯党正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开会,十几个工人围坐在一张长桌四周,认真地听他讲。看到我,他匆匆结束讲话,带我到他的办公室。没想到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他非常忙。

好容易等他闲下来,我就急忙问他名字的故事。我说夏伯党这名字一听就很响亮,一看就不俗,您的名字里有个“党”字,是您父亲给起的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

他笑了,于是给我讲了那段关于他名字的相声。

“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歌颂中国共产党。”他说,这寓意其实他自己没想到。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相声大师常宝华将他歌颂得太美好。

小时候夏伯党不叫夏伯党,叫夏春迎。按辈分起的,哥哥叫夏春启,他叫夏春迎。后来父亲认为“春迎”作为一个男孩子的名未免太委婉了些,作为一名响当当的男子汉,“春迎”不如“春挡”,于是改成了夏春挡。后来觉得“春挡”不如“百挡”好,又演变成百挡,意为他长大后要成为百事可挡的男子汉。难道我只能挡“一百件事吗”,夏伯党笑言,超过一百件就不挡了?他把“挡”变成了“党”。徐州话里,“伯”和“百”一个音,于是几经演绎,参加工作后,他把自己的名字正式写成了“夏伯党”。

一段不算曲折的名字的故事。父亲没想到,从“夏春迎”到“夏伯党”,二十年后,这名字会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响彻整个徐州大地。

1985年,夏伯党18岁,初中毕业没考上重点高中,就顶替父亲,成为夹河煤矿一名采煤工。那时候当一名工人很荣耀。谁家的姑娘要是嫁给一个工人,腰板都会挺得直直的。夏伯党没多想,觉得能到煤矿来很自豪。他最初从事的工作是跟着师傅向采煤面下料,干干杂活,肯吃苦,不惜力。但不久,爱动脑筋的他就发现采煤工人不是出大力流大汗就是合格的就能干好的,必须一专多能,才能更好地做好安全生产,所谓“用力干充其量合格,用心干才能优秀”。于是他的兴趣慢慢转向了经常制约生产的机电维护技术方面。夏伯党从小就爱钻研,爱琢磨,骨子里有一股拼劲,干什么都不服输。他对机电充满浓厚兴趣,看到背着工具包在井下处理故障的维护工们很羡慕。虽然他只是一名井下的采煤工,只有初中文化,文化基础薄弱,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练就过硬本领。于是,当出现机电事故别人坐下来等候、休息、聊天时,他却跑到维护员身边偷偷学艺;别人班后打牌喝酒时,他捧起了厚厚的电工专业书籍琢磨钻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夏伯党上班一年后,崭露头角的机会来了。有一次,他们班的机电维护员请假回家了,工区临时从另外一个班调来一个维护员替班,偏偏这一天,替班的维护员因为家里有急事不能上班。班长只好祈祷这个班能够平安无事地度过。谁知快下班时,正在割煤的割煤机突然哑了,原本热火朝天的采煤工作面一片寂静,大伙儿都乘机席地而坐休息起来。只有班长和副班长两个人急得乱转,忙着查找问题。稍微懂点机电常识的副班长经过仔细查找和分析,确定是割煤机的开关出现了故障,但他对防爆开关一窍不通。如果让工区从井上派人下来,时间肯定来不及,就算修好了,也该交班了。这一班的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就要被罚款,情急之下,班长想起夏伯党爱跟在维护员身边学,就安排人到材料道把他喊了过来。夏伯党到现场后,没有急于打开防爆开关,而是从副班长手中拿过瓦斯便携仪,在查完瓦斯不超限且开关上级电源停电后,才打开防爆开关。俨然就象一个老维护员。只见他用电笔这点点那点点,发现中间继电器线头松动,上紧线头后他赶紧盖上开关盖子,送电后联系煤机手。按下启动按钮,电送上了,割煤机又欢快工作起来,工人们又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其实,夏伯党并不是技艺高超,当时他连开关的电路原理都弄不懂,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凭着的是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班长嘴上没表扬他,可是心里有数,对夏伯党高看了一眼,以后工作面上再出现机电故障,班长给夏伯党“特权”,让他跟着去,看着点、学着点。

不久后的一天,副班长把夏伯党喊了过去,让他去领一套包括电笔、电工刀、钳子在内的工具,叮嘱他好好学技术。原来一个老维护员快退休了,工区领导要维护员宋师傅尽快培养一个接班人。宋师傅力荐了夏伯党。

终于咱也干上机电维护员了。夏伯党高兴极了,正式拜宋师傅为师,从此更加用心地学习机电技术。一个热心教,一个真心学,电路图、基本原理、常见故障,宋师傅口传心授给夏伯党很多东西。但是由于文化基础薄弱,一些复杂电气设备的原理图夏伯党根本不懂,只觉得眼花缭乱,就像走进了迷宫,不知所以。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夏伯党下决心一定要从打牢基础知识开始,学好理论,促进技术水平提高。工作之余,他系统地学习了《电工基础》、《电工学》、《电气设备检修工艺》等书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请教工程技术人员,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他为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意识到要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还必须有坚实的文化基础。于是,他又报名参加了矿上业余高中班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仍然继续坚持函授学习。经过不断的刻苦自学,很快又拿到了大专文凭。

由于其出色的业务技术,1988年夏伯党被调到机电科工作,更为专业的工作环境,更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夏伯党欣喜不已。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不倦地钻研起来。在边干边学中,他逐步练就了娴熟的机电故障排除技术。为了尽快分析判断故障,夏伯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在每次处理完电气故障后,都把一些故障现象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析、琢磨,不懂的就请教专业人员或查阅相关书籍,弄懂原理,寻找最佳技巧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时间长了,井下设备无论哪里出现电气故障,他都可以根据推理分析,准确地判断故障点,不负众望,手到病除。

热情的学习态度,勤奋的钻研精神,不服输的人生性格,一个人爱拼就会赢。1996年,夏伯党在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中脱颖而出,以理论和实践两个第一名的绝对优势获得了电气“全能冠军”称号。

之后,各种荣誉随之而来。

1996年至2001年连续六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1997年被共青团中央办工厅、煤炭工业部办公厅评为“全国煤炭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

2007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9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证书积了厚厚一摞。

爱钻研的技工与出书的学者

英雄不问出身。

“获奖专业户”、“技术大拿”、“矿山土专家”、“电器名医”……夏伯党成了夹河矿的名人,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井下电机、移动变电站、高低压防爆开关等设备的电气出现什么棘手故障,现场维护员处理不了的,大家首先想到他。

矿分管通防工作的副总工程师找到夏伯党。“伯党啊!现在井下是高瓦斯状态,风机系统虽然是双电源供电,但没有电源显示。主风机开启后,也不知道备用风机有没有电,一旦主风机掉闸,而备用风机又没有电,送不上电那就造成工作现场相当一段时间无风,就会造成瓦斯积聚,这可是重大安全隐患啊,你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夏伯党只说了一句话:“请领导放心。”随后,他找来通风科技术人员一起动手做实验,经过三天的反复推敲,他终于制成了双风机、双电源显示装置,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矿领导高兴得连连说:“还是夏伯党行啊,几天时间就解决了难题。”

电机组班长找到他。说在电动机修复过程中,人工拆除旧绕组时间长、效率低、劳动强度还大,要是能设计一个自动拆线装置就好了。夏伯党二话没说,转身又投入了新的研究工作。没过多少日子,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电动拆线机就研制成功了!这个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不仅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每年还可节约资金1万余元。

一名采煤水泵工向他发牢骚说:“这活没法干了,材料道和溜子道总共有6台潜水泵,我一个人,怎么能开得过来啊?这边水抽干了水泵烧了要被罚款,那边水泵没开水太大了过不去人,还要被处罚,我又没有三头六臂,哪能顾得了这么多?”

水泵工挺委屈。可是工区人手紧张,多派一个开泵的人员是不可能的。如果水泵能够自己自动开停就好了。想到这儿,夏伯党拍拍水泵工的肩膀说:“别发牢骚了,这个问题我来帮你解决。”水泵工一听脸上立马阴转晴,惊喜地问:“真的?那就拜托你这位大专家了。”

夏伯党上井后立即构思如何设计水泵自动开停系统。他画出电器原理图,到材料库领来限位器、传感器等电器元件,第二天就带着它们来到了水泵边,开始动手试验。第一天失败了,上井后改动原理图;第二天又失败了,再改……连续试验五天后终于成功实现了水泵自动开停。当那名水泵工看到工作现场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水泵自动开启,水抽干时水泵又自动停止,不需要他再一个个地人工开启时,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逢人就夸:“夏伯党真神,帮我解决了大难题。”

夏伯党还自行设计制造了可调节压力的浸漆缸,把传统的整个电机浇漆改为电机腔内浸漆,既节约了原材料,又提高了电动机浸漆质量;针对斜巷运输的安全问题,他又试制成功了电绞运行报警系统,有效提高了斜巷过往人员的安全警惕性……这样的改革发明不计其数。

夏伯党由此成为单位领导、职工心中的排故障能手,电气神人。许多人开始向他虚心请教,夏伯党总是毫不保留,一一传授。

“技术是自己的,可矿山是大家的,能不能编个小册子什么的,让工友们遇到问题时自己都能对付几招?”在专家学者、政要明星著书立说的当今,2004年3月,夏伯党萌发了“出书”的念头。

他想到自己当初学技术时,为了一个疑问要查看很多专业书籍,为了掌握一点技术需要请教好多的专业师傅,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了精力,就是搞懂了,那也只是理论原理,碰到实际故障还是不能排除。他想出一本专门的、具有针对性的阐述煤矿电器的原理、故障现象及解决方法的书籍,既能使职工直观地学习,又能在实践中轻松地应用。

夏伯党有个好习惯,就是在每次处理完电气故障后,都会把故障现象、原因和处理方法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几年来,他记录了整整四大本,有13多万字。如果把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将其归类成册,实践经验再加上一些理论研究,那不就是一本书吗?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夏伯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弃休息时间,查阅书籍,整理笔记,再结合自己多年的故障排除经验编写书籍初稿。白天工作太紧挤不出时间,他就挑灯夜战,熬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仍然坚持上班。经过三个月的辛勤工作,终于完成了初稿。

夏伯党的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科领导、矿及徐矿集团领导的关注,徐矿集团和矿领导立马拍板决定帮助其出版。2004年9月,经过几次修改的书稿,正式命名为《夏伯党煤矿机电设备故障排除法》,通过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的审查,以科技类书籍正式出版发行,为煤矿机电维护人员提供了更为直观、更为通俗易懂的实践教材。

这本书出来后,夏伯党首先将书赠给了矿里的机电维护员们。书中分中医诊断法、原理分析法、系统思考法、对比排它法、团队分析法等十篇。每篇都是用案例先说明现场故障状态,针对状态如何排除,最后点评。如书中介绍,开关采用电子插件保护,性能稳定可靠,主回路用真空接触器实现开关的通断,额定电流和允许的启动电流火,适应范围广,但同时也因技术含量高,当出现电气故障时,现场不易查找和排除。针对这些问题,这本书提出要对一些关键部件做重点检查,对电子元件定期测试,对开关机构要定期调整保养,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大家争相翻阅,看完书后都说:“这本书就像师傅一样,真管用……”

“您没有拿去卖吗,都是免费赠送的?”我问他。

夏伯党朴实地说:“我出这本书的目的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技术,为矿山服务,怎么能拿出去获利呢?何况,书是在徐矿集团和矿领导的支持下出版的,领导和工友们也给了我很多帮助,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能出书,而且出的是专著,我感到很骄傲;能让工友们有个更好的学习机会,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也感到很自豪。”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从1985年参加工作,到2004年出书发行,夏伯党将工作了半生的宝贵经验,近20年的心血凝结,就这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矿工兄弟们!

一个矿工,只有心中怀着对矿山深厚的感情,才能这样无私和大爱。

现在他与人合著的《采掘电钳工》一书,也已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采掘电钳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教材。

党的光辉引领着团队精神

夏伯党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从小,父亲的光辉形象一直激励着他鼓舞着他,在他的脑海里,总是时时浮现儿时看过的电影中的共产党员形象。什么是共产党员形象?共产党员就是能够保家卫国的战士!是有困难有危险时冲锋在前的勇者!

参加工作后,夏伯党发现,采煤一线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身边的党员们,却一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共产党员的形象原来也是最能吃苦耐劳、勇于付出、甘于奉献的普通劳动者!他的心中萌发了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想法。师傅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跟在师傅身边,处处以师傅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工作,认真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1993年7月,夏伯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实践自己入党时的誓词,夏伯党多年来在工作上处处走在前面,立足岗位,无私奉献,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的内涵。

夏伯党出书之后,在矿区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越来越多的职工捧起了书本,加入到学技术的行列中来。为了使自己的技能在同行中普及,夏伯党应邀担任了徐矿集团人才培训中心和夹河矿职工学校特聘兼职教师,向广大维护员传授业务技能,并手把手地进行现场指导。许多青年人争相拜他为师。

只要有人来请教,夏伯党都耐心地一一讲解,可是渐渐他感到时间的不允许,精力上的不足。在和平年代,一个共产党员如何才能更好地起到带头作用?在平凡的岗位,如何才能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他在思考着。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时正值夹河矿轰轰烈烈地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一条核心内容就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触发了夏伯党的灵感,如果将想学技术的职工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广大职工搭建一个探讨、研究、攻关的技术平台大家一起学习不是更好吗?他决定组建一个团队学习室,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技术骨干交流学习。

夏伯党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科领导的认可,获得了矿领导的支持。机电科专门为其开辟了30多平方米的房间作为活动场所,拨付了资金为学习室配备了电脑、实验器具等设施。夏伯党也把自己劳模奖励等费用投到学习室用于研究创新。

2004年,以夏伯党的名字命名的“团队学习室”成立了!这个学习室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江苏省总工会领导、徐矿集团党委书记皇新海等领导同志亲临夹河矿机电科,为“夏伯党团队学习室”举行了揭牌仪式,对夏伯党成立团队学习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团队学习室成立以后,夏伯党按照专业的不同方向组建了三个兴趣小组,规定了每月一次例会制度。每月的26号,夏伯党就将全矿各单位的技术骨干召集到团队学习室,请他们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然后大家讨论、交流,找寻解决的办法。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列为下阶段攻坚的课题,同时还集思广益提出创新技术课题。由于各单位技术骨干都是工作在生产第一现场,他们提出的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生产中安全、进度等重要的因素,经过在技术例会上提出、分析、解决、落实,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及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大批的技术人员自发地融入到这个集体里,这儿成了技术人员交流的园地,也成了技术人员搞创新试验的基地,创新项目不断地从学习室里成功走向生产的实践当中。一次技术例会上,一名掘进工区的维护员提出,由于一些头面的瓦斯突出,需要大风量的供风系统,而原有的对旋式风机不能满足风量要求,需采取风机的串并联供风。但采取这种供风方式由于启动瞬时风压大,容易损坏风筒。同时如果主风机突然停电,还需要维护人员去开启备用风机,耽误了一定的时间,很可能会造成放瓦斯事故。

夏伯党听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讨论,带领几名骨干人员开始研究试制。经过请教通风专业技术人员和反复的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双风机延时自动切换装置。该装置投入使用后,有效地避免了上述弊端,还能减少维护员的劳动强度。正是这些双风机延时自动切换装置、语音通话的声光信号装置及电板的语音报警装置等技术创新项目的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生产中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为企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我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您不怕有一天您的哪位徒弟超过了您?”

夏伯党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党培养了我,我的专业技术绝不能只属于我一个人,应该将我所学的的知识与别人共享,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在知识共享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光靠一两个技术尖子不行,必须要有一大批业务精湛的技术骨干。因此对于上门请教的学生,夏伯党来者不拒,悉心传授,带出的徒弟个个是好手。技校毕业生陈杰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小伙子爱钻研,肯动脑,善于创新,经常在工作中进行一些小改小革,各种疑难杂症均能手到病除。几年来从班长干到技师、副科长,获得了徐州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十佳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如今,陈杰也与多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签订了师徒协议,把技术秘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机电维护员,他和师傅夏伯党的工作秘诀被人们称为“夏陈事故处理法”。

夏伯党“团队学习室”有二十几个这样的骨干力量,这二十多人均在矿级及以上单位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夺得名次,成为夹河煤矿生产开采的中流砥柱。夏伯党常常这样教育徒弟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仅要体现在吃苦能干上,更重要的是能不断地在工作上进行创新,在创业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于是他的徒弟们也都自觉地在平时工作中,把学到的一点知识,获得的一些成果,及时传授给周围的同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帮、带作用在这里得到发挥,夹河矿掀起一阵又一阵学习的高潮,如满园春色,争妍斗艳。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针对采煤机开机无提示装置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成功试制了“井下采煤机开机前语音提示装置”;为了解决风压大、开关风门频繁容易损坏通风设施的弊端,研制了“电动风门自动开停装置”;为了解决深部开采地温过高的问题,积极参与矿局部和系统降温工作,成功试制了“煤矿局部小型防爆空调”……

“夏伯党学习室”渐渐声名鹊起,被矿和集团公司多次表彰奖励。2007年9月,夏伯党劳模团队学习室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共同表彰,夏伯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工人日报》也对这个学习室进行了报道,编者配发了近千字的评论,对夏伯党工作室的做法予以肯定和推广。

几年来,在“夏伯党团队学习室”全体成员的的共同努力下,夹河矿的电气事故率每年以5%的幅度下降,平均每年因电气设备故障影响生产的时间减少36小时。有人算了一笔经济账,3年时间,夏伯党和他带领下的电安装车间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折合人民币达1000多万元!

电与光

这是一处独家小院,厂房错落,花木掩映,环境优美。走近看,“夹河瓦斯发电厂”几个字映入眼帘。

我知道核可以发电,煤可以发电,风可以发电,水可以发电,垃圾可以发电,但我第一次听说瓦斯也可以发电!瓦斯不是井下有毒气体吗?

“是的。就因为瓦斯是有毒气体,我们才要对它加以利用,变废为宝。”夏伯党带我参观夹河煤矿的瓦斯发电厂。4台发电机组、2台瓦斯抽放泵和1台余热锅炉。瓦斯抽放泵把井下工作面的瓦斯输入瓦斯发电机,转化成电能输出到35KV变电所并网发电,同时产生的余热经锅炉集热后还可再加以利用,形成了瓦斯抽放→瓦斯发电→余热利用一系列工作流程。

夹河煤矿1965年2月开建,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及地温呈明显增加趋势。2005年夹河煤矿被鉴定为高瓦斯矿井。如何解决瓦斯浓度不断增加、保证井下矿工的安全、同时也能带来经济效益成为夏伯党不断思考的问题。2008年,他带领学习室成员没日没夜地研究如何利用瓦斯发电。方案出来,然后就是安装、调试、改造,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4月中旬夹河矿瓦斯发电厂试发电成功!

这是江苏省和徐矿集团公司首例瓦斯发电项目。夏伯党很自豪:

“当井下瓦斯浓度达到9%、流量为460m3/min时,瓦斯发电机开机运行。平均每月发电量达60万kwh以上,目前已累计发电400万度。夹河矿低浓度瓦斯发电厂的运行发电,填补了省内无低浓度瓦斯发电的空白。同时对改善夹河矿井下生产环境、降低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具有切实的意义。”

这是一个科技领航、知识就是力量的年代,这是一个转型开拓、不断创新才能发展的年代。从前那种埋头苦干、流汗大干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井下有了疑难杂症,难道还要他夏伯党背着工具包走上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路去处理吗?不,再也不需要。夏伯党只需在电脑旁观看监视画面、用电话指挥井下人员处理就行了。

“拥有知识和本领,是我最好的名片。”这是夏伯党学习记录本扉页上的一句话。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学习室人员在完成正常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到技术创新和新设备的研发及应用当中去。大胆创新改革,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

他参与了由中国矿业大学与矿合作的国家九七三重大科研项目“矿井深部热害治理工程即HEMS系统”研究应用工作,为解决煤矿深部矿井高温、高湿的问题提供了科学数据和实践经验。

他改进了普通照明信号综合保护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减少了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电事故的发生。

他对综采工作面乳化泵站变频控制进行改造,实现了泵站电机无级变速,节约了电能,减少了损耗

……

这些优秀的成绩,使得夏伯党成为2007年至2010年江苏省第三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我问他什么是“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他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

从2006年起,江苏省为了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了“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和“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能够担负新世纪历史重任的科技领军人才,为实现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奠定高层次人才基础。

这“333”里,包含着三个意思:30名中青年首席科学家、300名中青年领军人才和3000名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通过培养,使这些人能够成为各领域的科技领军带头人物,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促进地区和行业发展。

夏伯党就是这“3000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中的一员!

也是徐矿集团当选的学历和文化程度均不高的唯一一名工人!

光荣啊!“成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后,就能在科研项目上取得省里一定的资金扶持。省财政每年拨出经费,用于资助培养对象进行重大科研、开发项目和出版有重大理论突破的学术专著。还能够参加国际权威机构组织的学术会议及国际论坛交流活动,有利于自身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从此,夏伯党工作的劲头更猛了。

“天没亮去上班,天黑了也不见回来。”妻子嗔怪他。

“人家刮风下雨往家赶,他是下雨打雷往单位跑。”

“有一次深更半夜下暴雨打雷,树都被雷劈倒在路上,他骑着电动车就往单位跑。幸亏是男同志胆大,换了女同志谁敢这么出去?”妻子的话里满是担忧。

夏伯党微微一笑:“个人安危事小。我管着全矿的电呢,万一矿上没电了,井下抽风机不工作了,那是要出大事的。”

“技术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响,奖状越来越厚,可是钞票倒没有越来越多。你看看人家,票子、房子、车子,什么都有了。你还天天骑电动车去上班。咱们儿子大了要结婚,可房子也买不起。”嗔怪变成了埋怨。

是的,许多技术不如夏伯党的人待遇比他好,挣的钱比他多。夏伯党的一个徒弟走出煤矿,到了一家德国公司,每月的工资是他的三四倍。也有人用50万的年薪挖夏伯党出去。但夏伯党不为所动。面对妻子的埋怨,他说:“人的价值要看体现在什么地方。矿灯,在有灯光的地方作用大不大?不大。只有在井下,才能发现矿灯的重要性。我是一名矿工,煤矿才是我的根。人不能忘本,我是矿山培养出来的,就要为矿山服务。再者,我是一个党员,应该忠于党的事业。”

2006年9月8日,夏伯党参加了徐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他领到了5个“专用信封”和数枚邮票,信封上有一行“中共徐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基层代表专用信封”的红字。这就意味着他可以代表煤矿一线工人,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递送到市委领导的手上!

取得了直接向市主要领导反映问题的“发言权”,这是多么崇高的荣誉!党和公司领导给了他多么大的信任啊。他又怎么能离开矿山呢?

目前,夏伯党正在和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发中心一起,进行感知矿山“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安装和使用。矿山物联网络可以对煤矿复杂环境下生产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全流程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在实现综合自动化的基础上,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

夹河煤矿物联网示范工程仍然是第一个全国性示范工程,如实施情况良好,将在国内其他煤矿推广。

夏伯党踌躇满志地走在他的科技发展道路上。

我看着眼前的夏伯党,高个,儒雅,白净,看起来像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也像某个公司的老总。但他所处的工作环境可不像是老总级的。他的办公室更像一个学习室,一台电脑,一张木椅;一张大桌子,摆着十几个记录本;一个电气操作模拟板;一个小柜子,放着各类荣誉证书。他每天就在这简陋的办公室工作十几个小时。

又一次想起夏伯党名字的故事。开始,我想去挖掘他名字里深藏的寓意,但其实人的一生并不是事先被规划好的,他的名字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涵义。只是在参加工作后,他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入党之后,甘于付出,勤于奉献,不计回报;有了成绩和荣誉后,更是不忘党恩,让自己的一切与党紧密相连,他用自己的行动对自己的名字作了最好的诠释。

五月的天气,鲜花似锦,所有的风景都是怡人夺目的。我走出夏伯党的办公室,站在机电科的大院里,看到院子里到处是电机、电缆等电气设备,空气里弥漫着铁屑和煤灰的味道。没有花鸟虫鱼。他们是无心欣赏风景的。

夏伯党的徒弟陈杰走了过来,从外表看,他是个老实忠厚、不善言谈的人,只说了一句:“师傅教给我们很多东西,他每天都很晚才下班。”

是的,已经很晚了,天色已黑。矿山的灯纷纷亮起,像繁星点点,使所有的角落亮如白昼。不时有工人头顶矿灯下班归来。夏伯党有一张照片,穿着井下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额上的矿灯发出耀眼的光芒。名气再大,他也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矿工,像一盏矿灯一样,一心一意地为矿山发光发热。

我的耳边又一次响起那段相声:“夏是华夏的夏,搏(伯)是奋力拼搏的搏,党是中国共产党。合起来那就是——中华儿女爱拼搏,歌颂中国共产党啊。”

这段话,是对夏伯党最好的歌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夏伯党在党的光辉里前进着,同时也在用自己的光芒引领着别人前进……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