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庄矿“微电影”团队创作纪实

来源:兖矿集团兴隆庄矿 作者:崔伟 杨翠 时间:2014年07月11日 字体: 浏览次数:


  一个梦想、两个梦想、三个梦想山东兖矿集团兴隆庄矿微电影团队7名成员,为了梦想结成矿工联盟,用实际行动和骄人成绩诠释了因梦想而不同的生命真谛。

由热爱而梦想



  大家谁喜欢演讲?我们矿团委组织‘青春大讲堂’演讲活动,有愿意参加的可以报名。这是2011年9月份的一天,在生产准备队会议室,队文书毕建委面对15名新分来的大学生,满怀期待之情。
  队里安排这么多安全考试内容,谁还有功夫参加什么演讲。光准备安全考试压力就够大的了,哪里还有其他精力啊。毕建委始料未及,等来的没想到是牢骚和抱怨声。不过也有例外,王银龙和高恒两个小伙问的是演讲什么内容。
  不出两天时间,他俩便拿着自己写的演讲稿找到毕建委,让毕建委看是否符合演讲主题。演讲相当成功,使他们体验到参与的快乐。
  2012年3月,毕建委邀请他俩合作参加矿纪委组织的演讲活动。在编排创作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自身所共有的爱好,喜欢将表演融入到演讲中。于是,他们大胆设计,用情景剧的形式来表达演讲主题。虽说这次仅获得了二等奖,但他们在剧中的表演还是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共同的爱好让他们越走越近。工作之余的交流越发多起来。从演讲到情景剧,从情景剧到经典电影中的表演镜头,从表演到拍摄微电影的设想。
  一个关于拍摄的梦想正如暴风雨前酝酿中的雷电。

由梦想而坚持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再也不能停止。
  2012年7月份,用了不到20天时间,王银龙和高恒联手创作出了反映自身工作经历的微电影剧本《青年志成长》。考虑到拍摄需要时间,会影响下井,毕建委陪同他俩一起找到队党支部书记吴朋,在忐忑中把想法和盘托出。
  没想到吴朋的回答很干脆,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只要是传播正能量,区队没理由不支持。其实,他们仨又哪里知道吴朋当时的心思呢。
  1979年出生的吴朋,当时也不过33岁的年龄,面对区队70%以上是青年职工的实际,他考虑最多的是以何种方式激发和引导青年职工,尤其是刚刚步入煤矿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反差。当然,还有时常回响在吴朋耳边自己大学同学的声音:你们煤矿还经常出事故吗?这些都在催促着吴朋思考,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既可以教育青年职工认知自我、勇于担当,同时又可以让煤矿之外的人认识煤矿、了解安全?
  三位年轻人拍摄微电影的想法让吴朋仿佛看到了一缕曙光,这种形式或许可以把年轻职工的心吸引凝聚到一起,似曾相识的故事经历或许会引发他们的共鸣。吴朋以老大哥的身份参与到拍摄团队中来,为剧本提建议,协调各级关系,提供拍摄必备条件,特别是以一名演员的身份参加了演出。
  吴朋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不言而喻。三个年轻人尽情舒展梦想的翅膀,没想到困难接踵而至。
  因为没有表演和拍摄经验,一切全凭着感觉走。这点在《青年志成长》这部微电影中体现的尤其充分。可困难阻挡不住他们梦想的脚步,他们借来照相机,开始了自己的逐梦之旅。虽然常常为镜头与故事情节的表现手法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发脾气拍桌子,也因为专业知识欠缺感觉拍摄过程太累想放弃,但毕建委关键时候的一句话:今天熬过去,明天会开心的笑。让大家重拾信心与勇气。
  有了第一部微电影的积累,2013年7月,在拍第二部微电影《同心共筑安全梦》时,他们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要借助矿井正在推行四级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即将实现安全生产12周年的时机,针对安全这个煤矿永恒的主题,通过把视角延伸到井下现场,贴近矿工实际,从而将师徒两代人对安全的不同理解和共同追求演绎出来,让大家看到一个具有先进安全理念的煤矿!
  似乎上天也被他们的梦想打动,掘进二队职工于磊的出现,使第二部微电影的拍摄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的于磊,曾经在新浪网奥运频道、北京视景映画影视文化传媒公司实习和工作过,具有较好的拍摄和剪辑基础,于是,他当仁不让地成为第二部微电影的导演。为保证拍摄质量,于磊还专门从北京的同学那儿借来了价值两万余元的摄像机。
  可拍摄困难依然不少。为拍出具有专业水准的镜头,没有摇臂,他们就把摄像机架在桌子上,高度不够,再把桌子上摞上椅子,椅子上架上摄像机。特别是在拍摄井下场景时,他们为了充分体现现场工作的真实感,竟然在井下跟了整整一个夜班,而且之后又多次下井补拍镜头。
  为使表演达到真实感人的效果,他们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看过多少部经典影视作品,经过多少争论煎熬,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他们往往在似睡非睡中突发灵感,一骨碌爬起来继续探讨,直到故事情节达到合情入理为止。为了人物和情景的需要,他们去兖州请豫剧团化妆师造型,凌晨3点到空旷的街上取景,爬十八层职工公寓顶层找视角,坐火车拍摄火车上的镜头后期制作,他们海选适合的背景音乐,影片无数次的修改、调色、渲染生成,后期编辑合成大都在夜深人静时。
  不过这些较之家人的不理解又算得了什么呢?参与演出的文体中心职工谢继忠年龄比大家稍长几岁,媳妇多次唠叨他:都老大不小的人了,还跟小青年混什么?团队中唯一的女士李佳,为了演好剧中50多岁的师母一角,不顾家人和朋友出力不讨好的劝说,不惜让自己变得丑陋,对着镜子一遍遍化妆,认真揣摩人物性格和表情,有时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功夫不负苦心人,其在剧中惟妙惟肖的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在热恋中的高恒则承受着更大的精神压力,女友对他的早出晚归和心不在焉提出质疑,多次质问他为了一部微电影如此没有白天黑夜的付出,是否值得?

由坚持而精彩


  无需高恒回答什么,在两部微电影相继推出之后,引来各方关注和好评。
  生产准备队的年轻职工在观看影片后,说虽然是身边人演身边事,但还是禁不住流了泪。这泪水是认同,是感动,更是共鸣。
  随后,中国煤炭报、山东卫视生活频道、兖矿新闻、兖矿集团网、兖矿电视台等媒体也相继对他们的微电影作品和事迹作了相关报道。
  2014年4月,微电影《同心共筑安全梦》在第四届中国安全生产电视作品展映中,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三家联合授予特别创作类二等奖。
  这还远远不是结束。据了解,自去年至今,这个团队创作了包括小品、音乐剧、公益广告等体裁的作品达29部,其中《钢铁旗帜》《阳光的一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老鼠上灯台》等作品在五一、春节等文艺演出中反响热烈。
  如今,这个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活跃在矿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中,毕建委今年更是代表矿参加了集团公司驻外开发慰问演出,获得了集团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他们还有更多的精彩值得我们期待。


意见反馈

本页二维码

关闭